近年来,达川区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紧盯水污染防治等问题,采取“三到位”措施,巩固提升水生态治理环境工作成效。
监督管理制度到位 为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了达川区环境污染防治领导工作小组,出台了水污染责任机制和考核实施办法,具体是水污染防治“6+1”系列文件。“6”是层级责任、定期巡查、台账管理、随时办结、重点督导检查、联防联控责任机制,“1”是考核奖惩办法,确保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利实施。制定了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保障方案,七里沟黑臭河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方案以及防范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应对方案。
科学手段治污到位为推动水污染工作落实,达川区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对黑臭水体治理进展缓慢、地表水水质较差的部门、乡(镇)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推动水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组织上下游、左右岸实施水污染协调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建立环保、水利、住建、农业、畜牧等部门的内部沟通机制和跨行政区域的上下游政府间的外部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缔小企业、消除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搬迁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引平济赵和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6大任务39条水污染防治管理台账清单。达川区坚持以“河长主治、源头重治、系统共治、依法严治、群防群治”的“五治”工作法,全面开展了“清水工程”,引进自动化技术,计划投资500余万元建设3个水质检测自动站,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水源,确保饮水安全。目前,现有6座饮用水源地水库,16口饮用水源地塘坝水质全部达标。解除了60个水质不达标塘库养殖承包合同,口水质不达标塘、库承包合同全部解除,建成1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23座在建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塘、库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七里沟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完成河、库生态问题整治,个人保护区水质全面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金刚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所有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
补齐治污短板到位 达川区多措并举有效有力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出台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方案(2017-2020)》,统一规划建设乡镇场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同时将沿线村庄农户的生活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二是区委书记、区长现场巡查河流,解决河、库、塘治理推诿扯皮,各自为政的问题;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水污染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社会资金参与水环境治理保护的新模式;四是通过电视、广播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水污染防治工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