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全力构建美丽河湖新格局
时间:2020-06-26 00:00:00 来源: 点击:次【打印

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北与陕西接壤,南与重庆相依,东与三峡库区及鄂西地区相通,西与省内巴中、南充等市相连。辖4县2区1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的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素有“川东明珠”之称;达州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达到100多条,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峻岭秀水,地占西部之美;奇物异产,天赐巴蜀之珍”“扼东川以通荆楚,屏嘉陵而清长江”,达州河湖孕育了无数达州儿女,也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高度责任心管护好每一条河湖。

达州水系作为嘉陵江(长江支流)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河流湖泊管理不好,不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还会造成水污染,影响群众生活,破坏生态环境。达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细化工作任务,强化流域整治,各级河长站在对生态负责、对群众负责的高度,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每条河都有人管,且必须管出成效,从制度上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二、以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河湖“顽疾”清理整治不断深入。

挂号督办强力推动专项整治行动,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手段。市级河长率先垂范,以上带下,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把河湖管理保护作为自己的“责任田”,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细化工作任务,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实施单位,规定了每个工作的阶段时限,协调解决了一批河湖难题。一是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严格排查“四乱”(乱占、乱采、乱建、乱堆)问题,共排查出135个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二是专项开展渠江流域河道采砂整治行动。全市除渠县、达川区、宣汉县区域河道外,均已全面禁采,结合中央环保督察,拆除渠县城北、渠江四桥等5个码头,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砂石企业14家、采砂场砂石堆场49处分类建立台账。三是开展涉河固体废物排查整改工作。建立涉河固体废物排查台账,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了整改措施和时限,进一步遏制了“乱占”“乱倾”行为。

三、创新工作机制,以典型示范为牵头,凝聚社会爱河护河共识。

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创新机制,达州摸索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治理道路。第一是创新设立河湖监督长。渠江渠县段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河湖长制义务监督长,辖区乡镇聘请1—2名义务监督员,构建起了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和中型水库有1名人大代表、1名政协委员、1名基层干部的河湖长制义务监督体系。第二是创新设立河长制示范乡镇。渠江达州段确定27个乡镇开展河长制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经复查验收,27个乡镇全部达标,每个乡镇按10万元予以奖补,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形成了落实在基层、落实靠基层的良好氛围。第三是创新建立基层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流江河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积极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上下游对应补偿、乡镇横向转移支付、县财政统一结算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倒逼基层狠抓河流保护工作,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第四是宣传引导。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爱河护河的行动中,倡导群众争做爱河护河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教育群众养成环保、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平等互动关系,推动落实“河长制”长效发展。

山水相依伴达城数年发展,全面推行河长制,从绿色出发,重新绘就山水如画,更繁荣了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州市将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论”,把握知行合一,持续推动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生态美丽示范河湖建设,以美丽河湖带动乡村振兴,让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