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 流江河治理保护见成效
时间:2019-10-24 00:00:00 来源: 点击:次【打印

流江河属渠江水系,是渠江右岸一级支流,流经达州市渠县白兔、静边等8个乡镇,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流江河达州段划定了水功能区和畜禽养殖禁养区,共有生活污水排放口15个,涉河建筑物20座。

为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营造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达州市按照综合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流江河达州段水污染现象锐减,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一、水域保洁见成效。“清河、护岸、净水、保水”是作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流江河达州段沿河各地严格落实巡河制度,深入实地,组织清理、整治河道存在的淤积堵塞、河岸杂草、乱倒乱排等群众反映突出、危害河流的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改变群众乱扔垃圾的习惯。现已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座,配备乡镇垃圾清运车15辆,聘请水域岸线保洁员12名,整治清理河道60公里、垃圾800余吨,确保岸上垃圾不入河,河道垃圾不出境。

二、综合执法见成效。为加大涉河违法执法力度,河长制办公室会同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开展了联合巡查执法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车辆50余次,印发宣传标语1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建立完善了巡查台账,进一步维护了水事秩序。同时,为解决流江河跨界监管问题,达州市渠县河长办与南充市营山县河长办签订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上下游、左右岸协作的联合管护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巡查、协同管理等措施,整合双方资源,实现优势集成、取长补短,推进流江河流域河道从末端治理、区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

三、河道划界见成效。按照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要求,结合达州市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目标任务,从2018年起,开展了流江河河道管理范围划定试点工作,于2019年7月15日顺利通过了划界成果正式验收会,划界成果的投入使用将更进一步明确河道管理保护范围,为河道日常监管、巡查执法等提供更具可操作性依据。

四、防治治理见成效。今年年底流江河达州段将完成干流沿岸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调试工作,并进入使用运行阶段,届时,沿线乡镇污水处理总体规模将达到2300m3/d。同时,计划开工建设白兔、鹤林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强有力的保障流江河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在80%以上。2018年,流江河达州段流域综合治理河道1.893公里,新建堤防3.73公里,疏浚1.08公里;2019年新建流江河达州段河道堤防3.255千米,已完成形象进度65%,同时建成北岸生态滨江走廊、流江河南岸至北岸交通景观桥以及该桥连接渠江三桥引道工程建设任务。

五、水质状况见成效。通过治理保护,渠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2017年、2018年分别获得省级“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金327万元、677.4万元,今年1-5月获得生态补偿金123.4万元。同时,注重工作创新,以点带面,结合省级生态补偿监测机制,在流江河达州段流域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试点工作,明确了补偿原则、监测断面、监测项目、补偿办法和工作要求,构建了上下游对应补偿、乡镇横向转移支付、县财政统一结算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倒逼基层狠抓河流保护工作,切实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