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全面贯彻落实河湖长制
全面实施“河湖长制”以来,大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县政府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确保河长制湖长制经费投入,促使河湖长制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一、落实经费、强保障
保障经费是抓好河湖长制基础条件,在抓好组织体系建设的同时,一是每年预算510万元,用于解决各乡镇(街道)河长制工作经费;二是预算700万元工程经费,用于解决全县河库实际工作问题;三是每年预算20万元用于县河长制办公室工作经费;四是每年预算510万元,用于推动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落地落实。
二、特事特办、强投入
针对预算外的事项,大竹县委县政府特事特办,全力助推河湖长制工作的贯彻落实。一是投入200万元用于全县3座中型水库、11条主要河流县级一河(库)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的编制;二是投入66万元用于县乡级公示牌与界碑的制作;三是投入90万元,用于建设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四是预算1500余万用于全县河库管理保护范围的划定。建立300万元的村镇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专项基金,全力确保饮水安全。
三、直面问题、强建设
大竹县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县委县政府经调查研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求实奋进的担当精神,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以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助推河湖长制工作落地落实、向纵深推进。一是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完成禁养区249家养殖场(户)关闭拆迁,非禁养区1317家养殖场按照“两分离、三配套、一消纳”完成整改;二是累计投入6亿元,改造老城区雨污分流设施21.8公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3个,加快建设12个。下一步计划投入8.6亿元,确保2020年底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三是累计投入1.1亿元建成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21个;四是水利工程方面投资约1.7亿元,持续推进龙潭水库和黄滩河水域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完成8.7公里的黄滩河河道治理工程;开展东柳河、铜钵河中小河流治理。投资约2.5亿万开展河湖连通工程(土地滩水库—观音洞水库—乌木滩水库—东湖水库),提升河流生态流量,改善河库生态环境;五是水生态修复方面投资2000万元,在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乌木滩水库、龙潭水库)栽种涵养林;投资800万,在铜钵河、东柳河沿线栽种约80公里生态廊带。
大竹县在完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狠抓经费保障突出项目建设,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偿还历史欠账共约21亿元,河湖治理成效显著,全县三类水体比例达75%以上,城市集中式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连续3年荣获全市最严格水资源考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