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实施河长制以来,面对繁重的治河任务,达川区采取“五步工作法”破解了“治河难”。
问计调查法。区乡村三级河长定期巡河,轮番排查污染源头,会商分析病灶病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了问题、成因、目标、措施、责任、时限“六个有数”,11类451个点源污染,全部确了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
政策宣讲法。在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取缔河道围栏网箱、实施水库塘坝“清水工程”、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全程讲解政策法规,耐心听取意见建议,悉心关注群众生产生活,及时消除了抵触情绪,做到了文明执法,实现了和谐治污。
因河施策法。根据不同河湖具体实际,编制了不同深度的“一河一策”,对污染不大的突出以保护为主,对污染较大的突出以治理为主。针对农村场镇污水直排、垃圾入河等突出问题,提出了“轻重缓急,全面覆盖”要求,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5座,建成投运12座,加快23座建设进度,52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
跟踪服务法。针对整改工作后续服务问题,安排相关乡镇街道、社区指派专人跟踪探访,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帮助相关群众消除了后顾之忧,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常态监督法。成立河湖长制工作督查组,及时跟进、全程参,根据河长令和问题交办函,对推进不力,效果不佳等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及时启动了提示、约谈、通报和问责程序,7人被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