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毛坝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增强全民爱水护河意识,推动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细化网格,严格责任落实。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的原则,对辖区内河流进行划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后河、墩子河(毛坝镇段)总河长,班子成员担任镇级河长,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河长,织密责任网络,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有人负责、每一个水库都有人看管”。建立了全流域河长制工作交流机制,与周边乡镇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管护体系。镇级河长每月进行三次集中巡河,建立问题台账,倒逼村级河长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逐一销号,确保管理更加精细化、治理更加精准化。
二是建章立制,推进河库长治。制定了毛坝镇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范围,同时在后河、墩子河各河段设立了12个河长公示牌,明确了各级河长工作职责,把河(库)监管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最后一人”。并建立了《毛坝镇河长制会议制度》《毛坝镇河长制巡查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乡、村、户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干群责任意识,做到守河有责,守河尽责,守河负责。每月召开一次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议,梳理全镇所辖河(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立行立改,难以立即整改的提出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间,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赶场日等时间,通过设立宣传台,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开展互动交流等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以及河长制知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河库保护管理的责任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库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建立河长制工作“红黑榜”,引导村民爱护环境卫生,提高河渠保护意识,坚决杜绝生活垃圾乱扔乱丢、生活污水乱泼乱排等现象的发生。
四是统筹协调,补齐基础短板。针对夏秋汛期时节,河道、河岸内垃圾增多,河道治理工作量增大的问题,毛坝镇及时对症施策,将沿线村(社区)内保洁、护林队伍补充到河长队伍中,在承担护林、保洁任务的同时,协助开展河道、河岸垃圾清理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与沿河群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将沿河群众门前的河道治理工作纳入责任书中,提高了群众保护环境意识,有效推进了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