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紧盯干部抓责任。按照“党政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明确水库、河道、堤防、水电站、山塘等各类涉水工程行政、管理、技术、巡查等责任人200余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170余人,确保责任上肩、履职到位,组织开展10余次防汛减灾培训,累计参训人数630余人次,夯实干部队伍责任基础。
二是紧盯保障抓备战。更新储备一批实用性强的防汛救灾物资器材,救生衣3500件、编织袋5.3万只、土工布10000㎡、应急灯200只,应急发电机10台,冲锋舟8艘、橡皮艇4艘等。同时,31个乡镇(街道)配置卫星电话、排水泵、帐篷、棉被等应急物资,扎实做好防汛救灾物资保障工作。
三是紧盯隐患抓整改。从3月开始,县水务局联合水务行业专家、乡镇干部等累计出动550余人次,高频率巡查排查水库、河道、堤防、电站、山塘、涉水在建工程、山洪灾害重点区域310余处,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0余个,并督促逐一整改到位,整改销号率达100%。督促指导各责任单位完成重点河道堤岸应急加固3000余米,清理行洪障碍物240余处,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四是紧盯科技抓防御。通过共享集成水利、气象、应急、住建、农业农村、文体旅游等部门多源信息,重塑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防御机制。形成合力,实现防御工作的“精准研判、多元预警、部门联动、转移智控”打造防汛、山洪灾害综合风险一张图;新增水位监测摄像头50个、预警广播2900余处,构建气象预报预警、实时雨量(水位)预警、广播预警等方式相结合的预警体系,大大提升防汛减灾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