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竹县围绕推进农村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的建设和治理,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水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动力,为全县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生命源泉”。
水资源有保证。投资9.36亿元修建总库容2010万立方米的土地滩水库,新增年供水能力3056万方,新增灌面2.82万亩,改善灌面2.6万亩,为大竹县城30万人群众提供第三稳定的水源保障。完成5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83口山坪塘小型水源项目维修整治,恢复蓄水能力989.78万方,改善灌面积18万亩。有效破除我县水资源匮乏的瓶颈。
水环境有质量。持续提升我县水环境质量,定期对全县3座中型水库、11条主要河流断面进行监测,设置乡镇交界水质监测断面点位31个,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库区绿化500余亩,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 47 个,有效治理 16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8.1%以上,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水生态有保护。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投资4400万元新建堤防岸线16.207公里,从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标准,有效保护5个场镇5万余人生命财产安全。投资4653万余元,完成5个乡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61平方公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水供应有保障。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363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165处,涉及乡镇19个,巩固16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乡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确保群众用上优质水、放心水,切实提升全县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水安全有监测。依托现代智能科技,投资400余万元建成防洪减灾信息化预警平台,设立50个在线监测点位,对11条主要河流实时雨量(水位)监测、预警。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两水情”在线监测平台建设,设立61个点位实时监测调度水库、河流汛情及时为群众提供防汛,预测、预报、预警。大大提升防汛减灾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