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市辖区主要江河来水偏丰,我市抢抓降雨时机,提早做好主汛期蓄水保供工作。目前全市水库工程蓄水3.31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蓄8%。持续调度州河、巴河干流江口、罗江口、金盘子、九节滩4座电站维持水位,确保饮用水安全,力保农用水充足。
(一)强化会商研判。同气象、水文部门密切沟通协调,加密旱情监测预测频次,强化气象、水文观测和测报工作,动态掌握雨水情,为抗旱工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依据。组建县、镇、村三级抗旱队伍,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全面摸排农作物受旱面积及人畜饮水情况。水务、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每月定期开展联合会商,分析研判旱情趋势,及时发布旱情预警信息,打好抗旱减灾工作“提前量”。
(二)精准优化预案。优化乡、村、社抗旱预案,预案内容细化逐一细化至村社及水源点,把解决每个村组、每名住户的饮水困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针对高山村社、“旱湾死角”等蓄水较差地区的零散住户制定专门的应急供水措施,并调拨抗旱水泵133台。全市5座大中型电站、9座大中型水库、492座小型水库均制定了调度方案,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三)科学用水调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采取应急调水、启用备用水源、延伸供水管网、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抗旱措施,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抢抓汛前黄金施工期,加快各类抗旱工程建设,确保汛期发挥工程效益。2022年以来,全市新建、维护引水管道501.987km,新建、整治蓄水池143口,新建、整治山坪塘36处,钻取水井56口,整治大坝19处,购置拉水车2辆、发电机69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