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共筑流域防汛抗旱“安全堤”。今年来,达州市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多次被《人民日报》《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简报》等国省级刊物采用推广。
(一)部门联“测”。依托渠江流域气象和水文监测预警中心,加强流域重点预警网络工程建设,补充完善监测盲区,全面提升精准预测预警能力。强化短历时、高强度、小范围强降雨临灾预警,突出抓好极高危险区、临水河边以及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预警响应和闭环监管,实现监测全覆盖。(二)流域联“调”。进一步完善渠江流域水库联合调度机制,全面提升库群联合调度能力。加强流域水库电站防洪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确保水库大坝、放水设施、泄水设施安全运行,全面提升水库防洪调度监管,严控汛期超汛限水位运行,全面提高流域水库群统一调度和管理水平,确保库区安全度汛。(三)区域联“动”。坚持“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积极配合、社会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毗邻区域互通信息、积极联防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渠道,强化“区域协同”和“区域联动”,全面提升险情协同处置能力,准确高效执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决策部署,协同处置江河洪水引发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