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雨水丰沛集中,域内河流水系发达,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特别是受地形地貌、控制性水利工程缺乏等因素影响,更易受洪灾、干旱双重侵扰。
(1)跨域调配“远水解近渴”。将水资源调配延伸到川渝地区,主导提出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拟采取“川渝多库联合供水”,利用州河主要支流前河丰富的水资源,以大巴山区土溪口、明通等水库为水源,通过建设引水渠道、改(扩)建调蓄水库等工程措施,向重庆市、达州市和广安市的12个区县供水,年引水规模约6.7亿立方米,力争2023年12月底前将工程总体方案上报水利部水规总院咨询,2024年完成可研报告。
(2)长短结合解“十年九涝”。通过达州市防汛决策指挥系统模拟预判、渠江流域一体化“扁平化”调度、关键卡点建库分洪等方式,最大限度提升蓄洪行洪能力。今年,遭遇区域性暴雨8场,实现区域内无一条干支流超保证水位,属近3年来首次,土溪口、固军2座大型水库建成后,将增加蓄水能力2.91亿立方米,防洪能力可从5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3)防治并重防“小沟翻船”。建立川东北和万达开气象协作机制,编制全市中小河流治理方案,新建堤防、护岸、疏浚河道等,严防短时强降雨造成小河涨水发大灾。今年来,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90分钟以上,完成中小河流治理328公里,建成堤防303公里,惠及210余个乡镇,州河、巴河及渠江沿岸中小河流沿河城镇防洪能力提升至10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