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081号提案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19-12-04 19:04:02

​​​​李轩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河长制”落实力度,促进全市水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建议》(第08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以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机制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河湖治理初见成效,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一、强化领导,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落地
      (一)健全体系,压实各级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段”原则,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市共设立市级河长16名、县级河长173名、乡级河长1106名、村级河长2693名。各级河长均已在公共媒体上公示公告,设立河长公示牌1100余块。成立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总河长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市工作,成立了市河长制办公室,承担河长制工作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各县市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市、县建立了河长会议、信息报送、信息共享、工作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巡河等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查漏补缺,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开展“整改回头看活动”。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2018年度全市河长制工作总结、考核、验收及终期评估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完善河库长制工作台帐、巡河记录、河长公示牌。二是河湖划界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全市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方案,目前市级划界试点河流—州河城区段已完成项目招标;县级河流流江河已形成划界成果数据,中滩河、桂溪河、冷水河、涌兴河已完成调查报告编制工作。三是重要支撑不断完善。全面完成了市、县、乡三级主要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测网络,全面搭建了市、县二级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开展了河流水功能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完善了全市96座水电站“一库一策”的生态下汇流量实施方案。四是实施城镇防污治理工程建设。污水垃圾三年行动攻坚方案加快实施,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中心和老城污水管网改造、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82个乡镇和455个乡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专项资金5300万元,对标准偏低、规模偏小的已建供水工程进行改造、配套、升级、联网。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渠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中,通川区已新建生态处理池408个、户收集池382个,新建镇、村再生资源回收点112个、垃圾中转房67个、压缩中转站2座。五是开展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通川区巴河流域、达川区明月江流域、开江县宝石桥水库、州河流域宣汉段、渠县渠江流域三汇段综合治理工作正加快实施,《达州市宣汉县水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7—2020)》已纳入国家项目库。
      (三)聚焦重点,开展专项行动。一是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全市排查出的64处“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二是深入开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结合涉水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对非法采砂行为实行严查严打。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河道执法检查1250次,查处违规采砂33处,有力维护了河道正常秩序。三是深入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治理工作。检查工业园区、公路铁路、房地产、煤矿等项目50余个,督促项目业主申报水土保持方案126件,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26件。四是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站)建设。目前,全市307个乡镇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2座覆盖77个乡镇、正在建设64座覆盖70个乡镇。五是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初分解下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力争今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3.2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7。
      (四)加强监管,严格保护水环境。一是加强污水排放监管督。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对所排放的水污染物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管理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强化水利、生态环境、交通、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联合调查工作机制。目前,共查处水事案件26起,立案26起,结案22起,移交公检法案件1件。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加大河湖管理保护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水生态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举措,切实增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一)建立示范乡镇、水库。坚持重点发力、强化引领,建立了河长制示范乡镇、水库,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各地河长制工作。目前已在渠江流域创建示范乡镇10个、示范水库5座。
      (二)建立爱心志愿者工作站。目前,已在渠江干流天星镇、渠江支流流江河和乐乡、渠江支流中滩河中滩镇建立河长制爱心志愿者工作站,组织发动广大青少年志愿者加入到河湖管理保护中来。
      (三)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在渠江支流流江河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试点工作,构建了上下游对应补偿、乡镇横向转移支付、县财政统一结算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改善渠江水环境质量。
      三、深化认识,持续深入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确保全市河流、水库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突出综合施策。一是启动农村水环境治理。目前正在拟订全市农村水环境治理总体指导意见,各地结合宜居乡村建设,也正在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进一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陕西、重庆等省(市)和省内相邻市、县的协作配合,健全跨界河流的联防联控机制。三是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深入开展生态流量下泄整改和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和水美新村建设。
      (三)压实各级责任。切实发挥市级河长联络员单位 “统筹、协调”作用,配合市级河长研究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强化督察问责,加强进度管理,以强有力的督察倒逼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严格考核问责。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河长能力水平。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达州市河长制工作的关心、支持,我们将不断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全力维护水生态环境健康,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达州市水务局
                                                                                   2019年8月26日
   
       (联系人:河湖管理科  胡  龙  13508258390)


主办单位:达州市水务局
蜀ICP备2021010273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27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