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水利项目争取中、省资金16.44亿元,同比增长27.5%,资金总量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2021年居全省第二),实现三年三提升,创历史新高。2022年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为今年项目资金争取打下良好基础,实现2023年首季“开门红”,已到位资金4.89亿元,资金总量居全省前三。
(一)项目系统谋划。抢抓当前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机遇,集中力量加大项目前期研究论证、策划包装,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盘子”。目前,在“十四五”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储备防洪减灾、水源工程、乡村供水、水资源配置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已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及省级储备项目库630个,规划投资达1813亿元,其中有424亿元规模的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
(二)资金多元投入。为有效解决建设资金缺口,各县均出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整合使用办法,将乡村振兴部门帮扶和涉农专项资金整合,集中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重点民生项目,达到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2022年,市、县两级财政共计配套水利项目资金4.04亿元。同时,紧紧抓住地方政府专项债、抵押补充贷款等投资政策机遇,有针对性的选择重点申报对象。目前,已入库水利项目47个,总投资达到317.3亿元,2023年已安排专项债资金6.82亿元,极大地缓解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压力。
(三)建设全面提速。创新提出“因素分配法”全力支持水利项目建设,将项目推进情况和投资计划执行纳入“甘露杯”“河长制”考核,保障工程建设投资执行力度。针对重点水利项目,制定“一县一策”和“一项目一方案”推进措施,采取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挂图作战等方式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2023年,土溪口水库已完成年度投资1.3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8%,固军水库已完成年度投资1.3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4%。目前,我市已形成“2座大型水库 8座中型水库”竞相建设的局面。